鋼筋異地量身定制,還可以加工配送“包郵”——這種先進的成型鋼筋加工配送技術,已在銀西鐵路吳忠至銀川客專鐵路項目、銀川河東機場高鐵站項目中成熟應用,實現“每一根鋼筋都可以追溯”。
這些項目建設所使用的成型鋼筋,來自寧夏鋼鐵集團旗下寧夏鳳凰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智能化改造,生產定制式成型鋼筋線材,與區內上下游企業聯手,推動了我區鋼鐵企業實現了煉鐵—煉鋼—軋材——成型鋼筋——特種鋼材加工的全產業鏈體系。
“公司自成立以來,積極響應國家智能化產業的發展理念,始終堅持創新引領,超前規劃,科學布局,當前主要承接銀西高鐵、寧夏城際鐵路、蘭州地鐵、蘭新高鐵、鄭西高鐵及寧夏省內重大高速項目、市政項目的鋼筋加工及配送工程。”5月1日,寧夏鳳凰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簡稱鳳凰城)工作人員朱玲介紹說,公司脫胎于傳統鋼鐵制造業,在原有主鏈的基礎上興鏈、建鏈,秉持“百煉鋼”的純度和剛性,逆風舞出“繞指柔”的個性和韌度。通過運用工業互聯網,實現了針對建筑業特點的鋼筋定制化加工生產,對生產過程做到了精益化管控,做到全程可追溯。
工業互聯網是這個時代給予制造業實現夢想的翅膀。鳳凰城積極探索鋼筋加工工業化,以代替傳統建筑業的手工作坊式和半機械化的加工方式。在“行業標準、移動工廠、智能制造”的戰略框架下,向“工業化、數字化、精益化、綠色化和服務化”升級。2015年7月1日,鳳凰城一期項目投入試生產,結束了我區沒有工廠化生產加工配送成型鋼筋的歷史。
2016年,我區第一條城際鐵路吳忠至中衛城際鐵路開建,鳳凰城積極爭取到了全線的鋼筋工程,總量達26萬噸。依托“移動工廠”,把企業的生產能力整合優化在城際鐵路工程沿線,快速形成整體加工能力。在全線建設過程中,以裝備的自動化、智能化帶動生產效率,并形成生產成本的競爭優勢。
在城際鐵路建設中,鳳凰城鋼筋損耗率保持在1.5%,而傳統工地加工鋼筋損耗占5%左右,從5%到1.5%,這是技術優勢帶來的提升。從成品鋼定制、配送到提高建筑整個過程的效率、施工節材、綠色安全等各個環節都顯示出智能制造的優勢。吳忠至中衛城際鐵路是寧夏歷史上單一工程使用建筑用鋼最大的工程。企業用一年創造了高鐵線下工程的寧夏速度,也在實踐中淬煉出了建筑用鋼領域的“鳳凰城標準”。
鳳凰城的“足跡”,不僅出現在京藏高速改擴建等區內項目中,還在甘肅、陜西、雄安新區等地都有在建市場項目。從2015年開始,形成了行業標準的鳳凰城智能制造與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建筑、中冶、中交等中字頭總包企業展開全面合作,總合同額超過10億元,總合同量近160萬噸。
知識經濟引領鳳凰展翅。該公司牽頭主編、發布的寧夏地方標準《成型鋼筋加工配送技術標準》于2020年8月實施;參與起草《混凝土結構用成型鋼筋加工配送中心建設與管理規范》目前已實施;取得國內唯一5A級成型鋼筋加工配送中心稱號……
至今,寧夏鳳凰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每年研發投入近千萬元,成立國內第一家成型鋼筋加工配送領域專門的研究機構,設有專職研究人員16人,目前在研項目10個以上。(來源:寧夏日報)